“大白” 从电影走进现实?AI 助力医疗太酷啦!

来源于:知力
发布时间:2025-05-12 16:35:39
    小字号
一、Hi,大白


Hello, I am Baymax, your personal healthcare companion.On a scale of 1 to 10, how would you rate your pain?(你好,我叫大白,是你的私人健康助理。从一到十级,你的疼痛指数是?)

以上是出自于3D动画电影《超能陆战队》的主人公大白的经典台词。大白是一款私人健康护理机器人,有呆萌可爱的外表和真诚善良的“内心”,电影上映后该角色受到观众的喜爱和广泛好评。它既可以提供无微不至的关心,又能够根据身体实际情况制定最恰当的治疗护理方案,拥有这样一款既暖心又可靠的私人健康护理小伙伴,似乎生病吃药的动力都大了些,这样的大白谁不爱呢?!


日本开发的医护机器人“大白”ROBEAR,可以辅助病人移动和站立(图片来源/日本理化研究所)


那么,在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高速发展的今天,大白能否在现实生活中真正出现在我们身边呢?

AI是计算机科学的一个分支,是一种通过计算机软硬件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人工智能其实并不是一个新的技术,早在20世纪中旬,科学家们就对此展开研究,但是受限于当时的硬件水平和应用场景,主要采用传统机器学习的方法——基于统计学原理,利用大量历史数据建模。现代芯片技术和计算机智能理论的飞速发展,打开了深度学习(Deep Learning, 简称:“DL”)的大门,为AI的诞生创造了条件。

AI在当今社会中已无处不在,在我们看得见或者看不见的地方,悄无声息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人工智能先驱、前百度首席科学家吴恩达认为:人工智能是类似于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发明,一旦被大幅采用,就能革新许多不同的产业。当AI遇上医疗,又将产生什么奇妙的火花?智慧医疗的“智慧”体现在哪?和传统医疗相比有哪些变化呢?


二、AI的智慧“助攻”


传统医疗的局限在于非常依赖医护人员的专业能力和水平,并且在大多数基层医院和偏远地区难以具备良好的医疗设施条件;即便是医术高明的医生,也可能会因为高强度工作出现疲劳状态,从而影响诊断。

医疗AI的进步能大大解决这个问题。比如肺结节识别,利用大数据技术和人工智能可以构建肺结节识别模型,只要提供足够多的数据,模型就能够自主学习,最终在识别肺结节这一任务上甚至可以达到相关医学专家的水平。一位患者进行单次肺结核诊断会产生300~500张图像,成熟的影像医生需要5分钟以上的时间阅片,而人工智能只需要几秒钟,“AI+医生”的双重阅片机制也使得漏诊概率大大减小。AI辅助诊断意义重大,早期肺癌5年生存率可到90%左右,而晚期肺癌可能不到10%,早一点发现,就能挽救更多病人的生命。

对于基层医院,智慧医疗意义更为重大。一位三甲医院的影像医生为做肺结节检查的患者提供读片服务时,需要在大约5分钟内对患者单次产生的300~500张不等的胸部CT图片进行筛查,寻找肺结节并判断其良恶性;而一位合格的影像医师需要5~8年的培养才能完成基础教育,然后花费更长的时间积累临床经验,这一周期可能长达10年。但现实是基层医院的薪资待遇难以聘请高水平医生,实际上好多医院根本就没有影像医生,漏诊的情况将更加普遍。通过AI辅助诊断,可以将诊断技术下沉到基层医院。


三、“AI+”的医疗体验


在医疗中,AI除了可以应用在辅助诊断领域,是否还可以有更多的应用呢?我们以后就医时会不会有更多新奇而便利的体验呢?答案是肯定的!人工智能本就是一门交叉学科,汇集了多个领域的技术应用。其他技术的发展也将为人工智能的进步插上翅膀。例如5G和物联网技术,就可以为人工智能应用的实现提供很大的便利。

通过互联网,可以实现医疗领域的信息化。通过手机,我们可以在家挂号、自助缴费、网上专家咨询等,这不仅大大方便了医生和患者,还提供了多种就医途径,大大减少了民众吐槽的“马拉松式看病”的现象。互联网的结合大大助力于医疗资源的优化整合。

5G高带宽和低延时的优势,使得远程实时高清视频诊断、远程VR会诊等新一代远程医疗服务得以实现;而大连接则是物联网世界的奠基石,通过5G技术,可以实现医院网络无线化、全IP化,智能设备互联一体化等。

在未来的医院,医生只需要操控手机或者其他智能终端,就能实现远程查房、远程与病人交互、远程操控机械手臂进行手术,传感器可以采集患者的病理数据自动分析生成调养方案,院前停放着急救的超级救护车,就医手续无人化……


AI、5G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将让更多“此景只应电影有,现实难得几回闻”的成果落地于现实世界中,比如文章开头提到的智能医疗机器人大白,虽然不能像电影里一样,为它插入芯片就能成为武学大师,但它一定是我们最贴心的健康助理和伙伴。


责任编辑|陈莹 岳焕琦
运营编辑|岳焕琦
质量审核 | 赵青云 王维嘉
图文来源 |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白衣天使的AI助手》,撰文/张汉森(北京邮电大学),原文有删改,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