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度与激情”轮椅版,谁在重新定义 “更快”?

来源于:知力
发布时间:2025-05-16 16:48:18
    小字号


在竞技体育的赛场,除了运动员之间的较量,各种高科技的比拼也是暗潮汹涌。不知从何时开始,体育赛场上的高科技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又一个焦点。在备受世界瞩目的奥运会上,无论夏季奥运会、冬季奥运会还是残奥会,几乎每届都会有新的高科技装备亮相,让展示人类 “更快、更高、更强” 的奥运赛场也成为了体育科技创新的赛场。


残疾人奥运会:科技新战队

运动对帮助肢体伤残的人康复以及恢复自信有积极的作用。残疾人奥林匹克运动会始办于 1960 年,是专为身心有障碍的残疾人举行的世界大型综合性运动会。目前残奥会也有夏冬之分,在每届夏季奥运会和冬季奥运会之后的相同城市举行。


Part.01  刀锋战士

提到残奥会,你是不是也会首先想到奥斯卡・皮斯托瑞斯(Oscar Pistorius)呢?这个著名的南非残疾运动员从小就做了截肢手术,但这并不妨碍装上义肢的皮斯托瑞斯展现自己的运动天赋。

​走上跑道仅仅一年之后,17 岁的皮斯托瑞斯穿着 “豹式刀片式义肢” 旋风般地成名。这种 J 形义肢由 50 - 80 层碳纤维复合材料构成,当其受到外部力量冲击,能够吸收过大的压力,存储能量,从而有效地缓冲使用者膝盖、臀部以下腰椎要承受的压力。当脚蹬脱离地面时,假肢会恢复到原来的形态,从而释放出所存储的一定比例的能量,推动使用者向前迈进。人类跟腱的自然弹力是 95%,皮斯托瑞斯的 “刀锋” 能提供 92% 的回弹率,而且皮肤和义肢之间的连接也很舒适。正是在它的帮助下,皮斯托瑞斯创造了残疾人 100 米、200 米和 400 米短跑的世界纪录,被称为 “刀锋战士”。


戴着一副碳纤维义肢的皮斯托瑞斯还参加了 2012 年的伦敦奥运会,与肢体正常的运动员在 400 米的跑道上较量,并在预赛中取得了不错的成绩,晋级半决赛。这让他成为了夏季奥运会历史上第一位双腿截肢的运动员。


Part.02  F1 技术助阵轮椅大战



2012 年伦敦奥运会上,主场作战的英国残疾队使用了整体重量只有 2 千克的碳纤维轮椅。这款轮椅经过了风洞测试,运用了 F1 迈凯轮车队开发的尖端碳纤维跟踪技术来检测其操控性能,还运用了宝马公司设计的泡沫座椅。为了更好地达到 “人椅合一” 的效果,这款座椅还采用了 “私人订制” 的方式,让运动员坐在全方位扫描椅上接受扫描,捕捉精确的坐姿。



英国男子轮椅篮球队队员在使用过这种 “超级轮椅” 后表示,这种超轻而合身的轮椅可以让他在相撞后更快地脱身,而且能稳定而快速地转弯,大大提高了自己的竞技能力。



中国智造闪耀巴黎残奥会

在巴黎残奥会上,中国代表团的高科技装备同样成为焦点。以轮椅竞速项目为例,中国运动员使用的竞速轮椅不仅采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打造轻量化车身,还通过 3D 扫描技术为每位选手定制专属手套。这种聚乳酸(PLA)材质的手套仅重数十克,通过扫描运动员手部轮廓并反复调试角度,实现 “人椅合一” 的精准操控,帮助运动员在摇车时减少能量损耗,提升速度。例如运动员周召倩佩戴的黑色手套,贴合度极高,使她在女子 800 米 T54 级决赛中以 1 分 43 秒 24 摘得银牌。

此外,泰山体育为巴黎残奥会提供的柔道垫内置智能芯片,可实时采集运动员的力量、速度及运动轨迹数据,结合 5G 技术实现训练数据的云端分析,为教练制定个性化训练方案提供科学依据。垫子表面还应用纳米防污抗菌涂层,既保障卫生又延长使用寿命,这种 “科技 + 环保” 的设计被国际柔道联合会广泛采用。中国残奥游泳队则通过水下动作捕捉系统和 AI 分析平台,精准解析运动员的划水角度、速度等参数,助力运动员优化技术动作,例如全盲运动员杨博尊在训练中佩戴的实时语音反馈耳机,能让教练在水中即时纠正动作,有效提升训练效率。

这些科技装备的背后,是中国科研团队与企业的深度协作。例如轮椅竞速手套的研发历经数年,从最初观察国际选手的手套设计,到自主研发 3D 扫描建模技术,最终实现从 “人适应装备” 到 “装备适应人” 的突破。而智能柔道垫的芯片技术,则是泰山体育联合高校科研机构,耗时两年攻克的核心技术,其精度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些 “中国智造” 不仅助力运动员在赛场上摘金夺银,更展现了科技赋能体育的创新力量。

 

责任编辑|岳焕琦
运营编辑|岳焕琦
质量审核 | 赵青云 王维嘉
图文来源 | 《知识就是力量》杂志《让人类更快、更高、更强的科技》,撰文/马佳,原文有删改,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