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用户登录
用户登录
每个人的心里都有一根奇妙的“弹簧”,在面对困难的时候,这根“弹簧”就会发挥巨大的作用。我们发现,有的孩子面对困难时越挫越勇,而有的孩子却一蹶不振。如何提升孩子的心理弹性呢?快带孩子一起阅读下文吧!
案例:
自从小戴上中学后,新环境让他感到难以适应,再加上一次不理想的考试成绩,让他感到心里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小戴开始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担心自己会不会这样一直失败下去。
弹簧般的心理弹性
青少年时期,很多人都有过小戴这样的经历,在遭遇逆境时感到无比困扰、迷茫。我们还会发现,有的人能够较快地从逆境中恢复过来,有的人则很容易被击垮,甚至从此一蹶不振——事实上,这种差异与个体间心理弹性的不同有很大程度的关联。
心理弹性(Resilience)这一概念的提出,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有研究者对夏威夷岛上的青少年进行了长达30年的追踪调查后发现,有近2/3的孩子在经历了困难情境之后仍能发展良好,这些孩子与其他产生了心理问题的孩子相比,身上存在着一些相似的心理特质。自此,研究者将这种心理特质统称为心理弹性(也称心理韧性或抗逆力),就是指在遭遇困难和挫折的情境下,个体因追求自身和谐发展,调动一切保护性资源实现良好适应的一种内在的心理潜能。
我们可以把心理弹性想象为驻扎在我们心中的一根“弹簧”:在逆境来临时,它会因外部的压力而被压扁。虽然弹簧具备慢慢恢复原先状态的能力,但这种能力并不是无限的,需要通过一定的方式对其进行调试和养护。
如何提升心理弹性?
下面是一些提升心理弹性的办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从逆境中恢复过来:
1.保持良好的身体状态。健康的身体是提升自我心理弹性的重要前提。随着迈入新的学习阶段,学业压力等各种因素会让我们更容易忽略对自我身体的关照。如果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不仅会降低身体对细菌、病毒的抵抗力,还会降低心理对逆境的抵抗力。所以,在学业之余,我们也应当有规律地锻炼。不管是相对高强度的长跑、游泳,还是相对低强度的散步、冥想,只要能够找到可以坚持并感到愉悦的运动方式,便会为我们带来良好的身体状态,为提升心理弹性打好基础。
2.调整心态。在面对逆境时,我们要学会不沉湎于关注问题的负面影响,而是将更多的精力放在挖掘自我潜能和自我效能感上,把不利情景视为促进自我成长的一份契机。我们可以尝试换一个看待问题的视角,试着将这种逆境看成可以突破的挑战,而非让人烦恼的障碍,从而激发自我的内在能力,以积极的信念引导自己的行动,在认识自我、建设自我和实现自我的过程中,不断提升我们面对逆境时的自我复原能力。
3.寻求支持。与个体内部因素一样,来自家庭和学校等外部环境的支持同样是提高自我心理弹性的重要力量。我们应当知道,没有人是一座孤岛——当我们遭遇困难时,主动寻求外界的帮助是非常必要的。我们无须将自身遇到的困难视为难以启齿之事,来自同伴的关注、家庭的和谐氛围和学校教师的支持都是我们应对逆境的不竭动力。集体的互动能够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从而增强我们的心理能量,让自已心中的那根“弹簧”变得逐渐强大。
现在,你已经认识了心里的“弹簧”,并收获了“修炼”它的秘籍。在困难面前,“你强它就弱,你弱它就强”,请大胆地向前进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