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登录
2015年,中车长客试制生产首批中国标准动车组(后被正式命名为“复兴号”),其转向架的焊接难度又上了一个新高度。
当时,中国已在高速列车技术领域从“领先”成为“领跑”,国外已经没有了可借鉴的技术。
李万君反复论证、多次试验,尝试结合不同的焊接操作技法,又一次攻破了难关。他们给一辆辆列车装上了“脚”,送它们“跑”向全国,也“跑”向国际。在攻克我国高铁生产过程中多重难关的同时,面对美国纽约地铁的项目也帅气拿下!
复兴号(图片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感动中国
2016年度“感动中国”十大人物——李万君
(图片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2016年,李万君在“感动中国” 的颁奖典礼上,他在众人的掌声下举起了奖杯,接下了属于他、属于全体工人的荣誉。也正是三十多年前的他,在父亲的影响之下,举起了焊枪,用行动为中国梦“提速”,让中国高铁成功突破外国的技术包围,成功实现“遥遥领先”。
01“汗流浃背”的热血青年
1968年,李万君出生于吉林长春,他的父母都是勤劳、朴实的工人。每逢春节前,父母常常将获得的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的荣誉证书、奖金和大红花带回家。这些成了他童年最难忘的记忆之一,也成了他职业道路的指路明灯。
19岁的李万君在父亲的影响之下,从职高毕业后便进入长春客车厂的水箱工段焊接车间,成了一名电焊工。原以为车间很有趣的他,成为一名满怀激情的勇敢打工人,万万没想到的是开局竟然就是“2300°C的高温”……“一进车间,火星子乱蹦、烟雾弥漫。夏天,焊枪的火焰有近2300°C,烤的人上不来气。冬天在水池里作业,脚上穿着水靴子,身上挂一层冰。”这便是李万君对当时工作状态的回忆。艰苦的工作条件让一同参加工作的同事纷纷打起了退堂鼓。高温、严寒、烟雾,也曾使李万君动摇,但正因为父亲一句:“啥活儿都需要有人干,啥活干细致了都会有出息。”让李万君坚持了下来,开始了兢兢业业的工作。
02技术突围,易如反掌!
2007年,中国铁路的第六次大提速,中车长客(原长春客车厂,现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开始研制生产时速250公里的高速列车。“列车的车轮,每四个分为一组,被转向架固定在一起”,它是高速列车的核心技术,因此也对焊接质量的要求非常高。
李万君用一个多月的时间,摸索出了“构架环口焊接七步操作法”,一气呵成,一枪焊住了周长600毫米的转向架环口,不仅成功实现了焊接技术的突破,更是将我国在高铁技术领域的领先地位牢牢焊死!
李万君(图片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03不服输的“大国工匠”精神
“在高铁的生产过程中,常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难题,我们就是用工匠精神,攻克了一道又一道的难关,让中国高铁在世界上,领先、领跑。”这是李万君在2018年获得‘大国工匠’年度人物时的发言。
中国的高铁和城铁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背后,离不开这双“大国工匠”的手,也离不开他为国奉献的初心。
青春成长
1968年,李万君出生于吉林长春一个普通的工人家庭。1987年7月,他毕业于长春客车厂职业高中,而后进入客车厂焊接车间工作。
职业经历
李万君,现为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电焊工。他于职业生涯中所总结并制定了30多种转向架焊接规范及操作方法,并完成了150多项技术攻关,其中27项获得国家专利。他还参与了我国几十种城铁车、动车组转向架的首件试制焊接工作,获得了“感动中国”2016年度十大人物以及“大国工匠”2018年度人物,更是被誉为 “工人院士”。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是中国首个以科学家群体为主题的大型综合博物馆,集“采集、馆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功能为一体,旨在展示中国科学家形象、弘扬科学家精神。我们将陆续发布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相关活动内容敬请期待,欢迎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