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用户登录
书房里,一位歪着脖子、全身瘫痪的老人正在艰难写作。在病痛的影响下,努力工作的他口水直流,眼往上翻,苦不堪言。家人见状,赶忙把老人写作的“小桌”拉开,将笔抽走,想让他休息一下。
谁曾想,这可惹了大祸!只见老人火冒三丈,怒睁双眼,像是要跟人拼命!没办法,家人只好让他继续写……
这位无论如何都不肯停笔的瘫痪老人,正是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中国科普事业的先驱和奠基人——高士其。
工作中的高士其
来源丨新闻图片
手脚几乎都失去了活动能力、眼睛闭上不能睁开、说话只能发出模糊的喉音、不能自己进食、勉强站立三四秒钟就会倒下……即便在这样的身体条件下,高士其仍坚持创作了60年,为后世留下数百万字的精神财富,并为推动我国科普事业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1928年,23岁的高士其在美国芝加哥大学医学研究院学习,在一次试验中,他被脑炎病毒感染,从此留下严重的后遗症,以致终身残疾,当时的美国医生甚至说他“最多能活5年”。
美国留学时期的高士其
来源丨《高士其画传》
不愿屈服于命运的高士其坚持工作,不断与病魔抗争。1934年,他的第一篇科学小品《细菌的衣食住行》发表,从此走上了艰辛的科普创作道路。
由于手不能活动,高士其只能通过口述形式写文章。每写一篇文章,他都先在大脑里整理成章,然后再用模糊不清的喉音,一字字地叙述,并由秘书记录下来。
1977年底,一场疾病让高士其连口述都做不到了,但他竟是用早已僵硬40年的手,毅然拿起笔,重新锻炼写字。一开始,他每天只能写几十字,后来竟然达到每天一千多字!因为控制不住疾病所带来的颤抖,他的笔记本上除了歪歪扭扭的字迹,还留下了无数道划痕。
高士其手迹
来源丨《科学与文化》期刊
1984年夏天,重病的高士其已经无法进食,只能鼻饲。但他没有停止工作,反而加快了工作节奏。他左手打着点滴,右手颤抖着写字,左手的静脉已经扎满了针孔。打针时护士要打右手,他还是伸出左手:“右手是要工作的,谁也不能剥夺我工作的权利。”
有人劝他注意休息,高士其却用笔在纸上答道:“写作就是我最好的休息。”
就这样,高士其以超乎常人的毅力打破了“五年之限”的预言,他惊人的生命力绽放了60年的光彩。《菌儿自传》《生命的起源》《我们的土壤妈妈》《天的进行曲》《生命进行曲》等数百万字优秀科普作品均出自他的笔下。
高士其的科普作品(部分)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当然,高士其为我们留下的不只是那些脍炙人口的科普经典,在工作中,他还呼吁组建和壮大科普队伍,倡导科普理论研究,为恢复和振兴科协作出了重大贡献。
1956年8月,高士其撰写的《祖国青年在向科学进军》手稿
来源丨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高士其的一生,是科学精神与不屈意志的光辉典范。他以残缺之躯书写了科普事业的壮丽篇章,不仅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科学知识与精神财富,更以实际行动诠释了“身残志坚,自强不息”的深刻内涵。他被誉为“中国科普的一面旗帜”,在高士其的精神感召下,科普事业在中国大地上生根发芽,茁壮成长,成为推动社会进步、提升民族素质的重要力量。
先生虽已远去,但他的精神将永存,激励着我们在科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行。
参考文献:
[1]葛吉霞.为什么要追忆高士其[J].群众,2023,(18):65-66.
[2]陈晓红.高士其“把科学交给人民”科普思想研究[J].科普研究,2022,(06):92-100+
[3]刘树勇,张文秀.高士其与新中国的科普事业(会议)中国科普研究所、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2009-06-20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