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故宫修木器

来源于:《知识就是力量》杂志、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发布时间:2024-10-12 13:48:06
    小字号

刘更生正在制作红木家具(图片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京作硬木家具制作技艺是中国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刘更生是它代表性的传承人之一。

他积极投身研究与修复工作中,保护并发扬了传统文化,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等殊荣。

他不单单是工匠,更是大家心目中的文化传承者。

从小“泡”在京城木匠圈

紫木何束腰带托泥雕花围椅——木连做工艺展示(图片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刘更生从小就在资深工匠父亲修葺硬木家具的熏陶中长大。父亲在京知名老字号“龙顺成”内做家具,于当地小有名气。

刘更生曾说:“我好像觉得自己就像一颗钉子钉在这里,从没离开过这个环境。”

1983年,刘更生子承父业,跟随师父孙月楼学习京式家具制造。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从选材、划线、开榫,到打眼、雕花、组装、打磨、烫蜡......他将这些技艺练习了千遍万遍,眼睛充血,手指满是水泡,甚至有时候手肿的都拿不起筷子。

天道酬勤,刘更生练出了一身“绝技”——仅仅一摸、一闻,便能读懂这根木头的“前世今生”。

多年来,刘更生始终秉持着师父教导的“三心”与“三勤”。

所谓三心是指静心、耐心、专心,三勤为手勤、眼勤、嘴勤。

古旧的家具,承载着古往今来先辈留给后辈的思念和期望,更是中国历史文化的传承。

2013年,故宫博物院启动了“平安故宫工程”,刘更生参与其中。

他独具匠心,成功修复了数十件木器文物,包括故宫养心殿的无量寿宝塔、满雕麟龙大镜屏、紫檀宝座、紫檀镜框、铜壶滴漏和自鸣钟等,令这些尘封多年的宝贵文物重见天日,如获新生。

师父一掌,戒除浮躁

刘更生获2021年“大国工匠年度人物”(图片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中国传统的红木家具有三大流派,一个是“广作”,还有一个“苏作”,再一个就是“京作”。“京作”就是过去给皇宫做家具的。

刘更生出生于鲁班胡同里,那里不仅住着各个行业的手艺人,还有不少的工艺店铺。胡同里长大的刘更生,从小听到看到的就是各种工艺店铺。

有一次,孙师傅让刘更生给木头打眼,心气浮躁的刘更生便拿起锤子往木头上砸,一下把眼儿砸坏了,料废了。这被惜木如“金”的孙师傅看到了,又气又急,朝刘更生的后背来了一巴掌。

正是这一巴掌点醒我的。刘更生说。成为一名木匠并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一定要戒掉浮躁。此后,他便静下心来,打磨自己。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工匠精神悄悄在刘更生心中埋下伏笔。

为了更好地把“京作”家具的制作和修复技艺以及工匠精神传承下去,2016年,刘更生的工作室成立了。

他开始不遗余力地将手艺传授给徒弟及生产一线的工人们,工作室还建立了“1351技艺传承梯队”,打造了传承人的培养机制。

2019年,在刘更生的带领下,北京市总工会将刘更生创新工作室评为了“市级示范性创新工作室”。

这个时代,是一个不羞于谈论梦想的时代,它支撑无数的大国工匠朝着星辰大海出发,令这片土地上无数的梦想落地开花。

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几十年来,刘更生不忘初心,砥砺前行,一件件家具在他雕琢下熠熠生辉。

他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工匠精神,以初心护匠心,不断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了解更多科学家故事可参观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是中国首个以科学家群体为主题的大型综合博物馆,集“采集、馆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功能为一体,旨在展示中国科学家形象、弘扬科学家精神。

我们将陆续发布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相关活动内容敬请期待,欢迎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