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新工科”建设得益于他和这个专业

来源于: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发布时间:2024-10-12 14:47:19
    小字号

“忽视理科教育和基础理论研究是无知和近视的。”

我国力学专业的建立和发展,离不开周培源先生。

曾任北京大学校长的他,数十年从事力学研究,始终关心科教事业,以力学伟力促进国家科技进步。

周培源(中)在家中与学生讨论学术问题

(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三个教员办力学

1952年,周培源在北京大学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力学专业,即如今师资雄厚的力学与工程科学系前身,为北大“新工科”建设奠定有力基础。

尽管创立之初仅有三名教员,这一举措却成为我国力学本科教育的起点。

他和一批老一辈力学家共同奠定了我国近代力学人才培养体系,尤其是在“两弹一星”等国防科技工业项目中,培养了一批领军人才和技术骨干。

1963年,周培源与北京大学力学专业57级毕业生合影

(图源: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在他们的引领下,我国力学界团结协作,建立起完整的力学学科体系,使我国成为世界公认的力学强国。

桃李满园的一代宗师

在教育领域奋斗了60多年,周培源凭其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品德魅力,吸引了众多青年学子聚集在他身边学习。

他激发了学生们对物理学的浓厚兴趣,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新生代科研拔尖人才。

彭桓武是他培养的第一位研究生,王竹溪、林家翘、何祚庥都曾跟随他做研究,杨振宁、钱三强、李政道都曾听过他的课。

何泽慧深受他“科学救国”思想的感召,赴德读研专攻弹道学。

王选的汉字激光照排系统,也是在他的帮助与支持下走向成功。

何泽慧撰写纪念周培源的手稿(部分)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展品

他的教学风格注重打好理论基础。

在课堂上,他经常反复讲解基础知识,对于难点内容则简要提及,同时严格要求学生养成认真誊写计算草稿的习惯。

此外,他经常出一些趣味物理题,如“猴子爬滑轮”“求解相向而行火车间往返飞行的鸽子总路程”,帮助学生掌握基本规律。

通过这些题目,学生能够更好地分析和解决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周培源手书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展品

 周培源的人生座右铭是“独立思考、实事求是、锲而不舍、以勤补拙”。

这一理念不仅激励着他自己,也激励着一代代怀揣科学报国梦想的“后浪”,他们矢志奋斗,“像大河般奔突向前”。

生平职业:

周培源,生于1902年,江苏宜兴人,是我国近代力学和理论物理奠基人之一,被誉为“20世纪四位世界流体力学巨匠”之一。

他长期研究相对论和湍流理论,并在高等教育领域奋斗了60余年。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过中国科学院副院长、北京大学校长、中国科协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九三学社中央委员等重要职务。

了解更多科学家故事可参观中国科学家博物馆。

中国科学家博物馆是中国首个以科学家群体为主题的大型综合博物馆,集“采集、馆藏、研究、展示、教育、宣传”功能为一体,旨在展示中国科学家形象、弘扬科学家精神。

我们将陆续发布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相关活动内容敬请期待,欢迎参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