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形机器人在智能家居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可以为用户提供个性化的服务,增强家居生活的智能化和互动性,为用户提供便利、安全的包括娱乐和教育在内的多方面的服务。
人形机器人已来
一提到人形机器人,想必联想最多的场景就是翩翩起舞或是跳跃翻滚的波士顿动力Atlas。2015年,日本本田公司推出了ASIMO,拉开了人形机器人商业化的序幕。2023世界机器人大会上,人气最旺的当属仿生机器人展位,多款仿生人形机器人产品亮相,包括李白、杜甫、法拉第等名人,其通过栩栩如生的方式,让观众走近古代名人。

人形机器人是一种模仿人类形态和功能的机器人。与其他机器人相比,人形机器人更加注重模拟人类的外形,例如双足、双臂、头和身躯等。它们被设计成能够以更接近人类的方式行走、抓取物品和进行复杂的动作。
这种形态使得人形机器人在家庭环境中具有更强的适应性和通用性,使得它们能够更好地与我们人类的生活和环境相匹配。
马斯克(美国特斯拉公司创始人)就曾表示,设计特斯拉机器人的远景目标是让其服务于千家万户,比如做饭、修剪草坪、照顾老人等。
智能家居场景中优势多
在智能家居场景下人形机器人的优势非常明显。
这类机器人可以适应各种不连续和不平整的地形,如楼梯、斜坡等。通过精确的传感器和智能控制系统,它们能够实现稳定的步态和动作,以便在家庭环境中自由移动和执行任务。
同时,它们能够自然切换并使用人类为自身所创建的工具和设备,以完成各种家庭任务。通过机器视觉和物体识别技术,它们可以识别和操作家庭设备,如开关灯光、调节温度、操控电器等。它们也可以执行简单的日常任务,如拿取、搬移、放置物品等。这种通用性使得人形机器人能够适应不同家庭的需求,并提供个性化的家庭服务。
人形机器人的拟人化形态也带来了更加自然的人机交互体验。它们可以通过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技术理解人类的指令并与之对话,从而实现智能交流。同时,它们的面部表情和手势动作能够传达一定的情感和意图,使得与人类的交互更加亲切和有趣。

人形机器人的研究发展挑战大
实现人形机器人服务于人类的应用也面临一些挑战,除了仍需突破的多项关键技术外,还包括如隐私保护、伦理道德等问题。
目前,人形机器人的过高成本使其还不能真正实现量产走进大众家庭。但在利好政策频出、技术不断创新、成本持续下降的趋势下,人形机器人一定可以为智能家居带来更多赋能。
撰文| 龚超
责任编辑 | 李银慧 岳焕琦
运营编辑 | 岳焕琦
质量审核 | 业蕾
❖ 文章来源:《知识就是力量》杂志
《人形机器人 智能家居中的佼佼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