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啸是如何形成的?这份自保指南一定要收藏!

来源于:知力
发布时间:2025-11-05 18:52:20
    小字号

沿海地区一般有大的地震和火山喷发的话就可能引起海啸。海啸与人们通常在海边或湖泊中见到的由风产生的周期和波长短、能量小的浅水波不同,这种波通常是由地震、火山、滑坡等动力作用引起的水波,波长可达上百千米,周期长达几分钟乃至一小时,传播速度每小时可达700千米,且在长距离的传播过程中消耗较少的能量,因此传播的距离大。

海啸保命指南

海啸来临前

地震在前,海啸在后。如果你感觉到较强的震动,或被告知海域发生了强烈地震,就不要靠近海边、江河的入海口,远离海滨,尽量登上高处,不要去看海啸,也不要采取无所谓的态度。

在听到有关附近地震的报告时,要做好防海啸的准备,注意收听电视、电台的广播新闻。要记住,海啸有时会在地震发生几小时后到达离震源上千米远的地方。要很快采取行动。许多人喜好凑热闹,看新奇。每年钱塘江大潮来临之前,必有成千上万的人观潮,海啸不同海潮,许多在印度洋海啸中脱险的人都说,海啸来时像一堵墙,高达十几米,而钱塘江海潮只有几米,观潮的人群站立在被指定的地方,风险要小得多。如果抱着海啸与海潮一样的想法去观海啸,其后果是不堪设想的。

海啸来临时

海上船只听到海啸预警后应该避免返回港湾,海啸在海港中造成的落差和湍流非常危险。如果有足够时间,船主应该在海啸到来前把船开到开阔海面。如果没有时间开出海港,所有人都要撤离停泊在海港里的船只。

海啸登陆时海水往往明显升高或降低,如果你看到海面后退速度异常快,要立刻撤离到内陆地势较高的地方。印度洋海啸中有部分渔民就是根据这个经验求生的。

海啸发生后

海啸后要严防疫病流行。大灾过后伤寒、痢疾和肝炎等水播类疫病极易快速传播,此外急性呼吸道感染的可能性也大大提高,从而造成比海啸本身更严重的后果。海啸后的五大挑战是:饮用水匮乏、卫生状况差、食物紧缺、缺少临时住所及流行病传播。

在海啸发生前,每个人都应该准备一个急救包,里面应该有足够72小时用的药物、饮用水和其他必需品。这一点适用于海啸、地震和一切突发灾害。

想了解更多丰富有趣的科普知识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预约11月6日12:30《知识就是力量》官方直播间,期待和您相见。